2011年7月1日 星期五

核心能耐與核心僵固

企業核心能耐論文參考
http://www.bm.nfu.edu.tw/Chinese/download/PwuTsai/t6.pdf 

核心能耐與核心僵固
http://tim.nccu.edu.tw/fswu/短文/企業的核心能耐.htm



企業的核心能耐

(本文刊登於民93529日的經濟日報第10版)
吳豐祥
核心能耐(Core Competence)在目前的企業管理上,已經是一個很流行的名詞,不論是製造業或服務業的經理人,對這樣的用語,似乎都能誏誏上口。事實上,它的確是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上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然而,從與業界的接觸中,對於核心能耐真正的內涵,似乎仍有很多人不甚了解、甚至有些誤解。因此,覺得有必要加以釐清。

     什麼是核心能耐呢?從美國的兩位教授普哈拉(C.K. Prahalad)與漢默(Gary Hamel)1990年發表於哈佛商業評論的原始文章來看,真正的核心能耐應符合三個原則:一、具有『難以模仿性』;二、具有『延展性』;以3M公司為例,雖然它僅有三大核心能耐領域黏著、塗料與基質材料,但是每年該公司仍然可以推出數百種新的商品問市,也就是說,企業固守著核心能耐領域,並不會限制其產品線的發展。三、具有『價值性』:企業在其所自認為是核心能耐的領域,若從終端產品顧客的眼光來看,應該是很有價值的。例如,Honda公司的核心能耐引擎技術,對汽車駕駛人來說是影響全車價值的重點。

     另外,何以現在很多服務業者也在談核心能耐呢?核心能耐的概念是不是適用於服務業嗎?事實上,當初普哈拉與漢默在界定核心能耐時,基本上是以核心技術的考量為主。不過,後來大家把這方面的範疇擴大了。最具代表性的新界定是由哈佛大學教授李奧巴頓(D. Leonard-Barton)所提出來的,她認為核心能耐可以包括四大項目:一、員工的知識與技能;二、實體系統;此部分包含很多不可言傳的知識,經由多年累積而成,如公司資料庫、智慧財產權、實體製程設備、專屬服務程序等。三、管理系統;四、組織文化與價值觀。從這樣的角度來看,核心能耐自然對服務業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經營概念。例如,聯強國際與7-11超商的物流管理系統是其它競爭者難以在短期間內追上的;花旗銀行的客服中心結合了電話與資料庫的整合技術以及服務管理系統,充分展現其在金融服務業的競爭優勢。寶來證券追求新金融商品的組織文化與價值觀,亦在業界建立了很好的形象,同時也創造出一些新領域的業績。

     但是,過去的核心能耐概念,在執行上可能會出現什麼樣的盲點呢?隨著產業環境變化愈來愈快,可以理解到,如果沒有適時地去調整、修正,則核心能耐可能會變為核心包袱、核心僵固(Core Rigidity),反而影響公司未來的競爭優勢。例如,1980年代IBM公司擁有獨霸全球的大電腦主機相關的核心能耐,所向無敵,然而隨著微電腦逐漸興起之際,原本的技術體系、管理系統、價值觀反而成為IBM難以快速回應的主因,致90年代初期整個公司遭遇到非常嚴重的困境。後來,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教授提司(David Teece)提出了動態能耐(Dynamic Capability)的概念,強調組織必須適時調整組織能耐以回應外部的需求與環境的變化,實際上這方面與企業的組織學習、吸收能力、以及新能耐建立的相關作法有關。例如,隨著無線通訊領域的興起以及它與電腦領域更緊密連結的趨勢,使得英代爾與聯發科技都必須調整其原本以電腦領域為主的能耐,逐步擴張至無線通訊的領域。

     綜合前述,吾人知道核心能耐與過去策略大師波特在一般性競爭策略中所提到的集中焦點(Focus)策略的概念是不同的,它更強調資源基礎的觀點,與集中策略比較從利基產品線、通路或其它價值鏈的觀點是不同的。經由範疇的擴大,使得核心能耐的觀念在各行各業均可應用,而且的確具有關鍵性的價值。此外,隨著產業環境與市場需求不斷的變化,企業在核心能耐的建構上,確實需要做動態的調整與不斷的學習,因此,應該同時用『難以模仿性』、『延展性』、『價值性』與『學習性』等四項特質來確認公司的核心能耐,以創造真正的競爭優勢。


(本文作者為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摘自:http://www.eshare.com.tw/newsite/discuss/show.asp?repno=351&page=5&discuss=5



本題將以企業的核心能耐(Core Competence)vs企業的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y)來說明之;此兩名詞應該都是指同ㄧ定義.以下資料的補充希望對你在管理學上的學習有所幫助.


核心能耐(Core Competence)在目前的企業管理上,已經是一個很流行的名詞,不論是製造業或服務業的經理人,對這樣的用語,似乎都能誏誏上口。事實上,它的確是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上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何謂核心能耐呢?

從美國的兩位教授普哈拉(C.K. Prahalad)與漢默(Gary Hamel)在1990年發表於哈佛商業評論的原始文章來看,真正的核心能耐應符合三個原則:
一、具有『難以模仿性』;
二、具有『延展性』;
以3M公司為例,雖然它僅有三大核心能耐領域—黏著、塗料與基質材料,但是每年該公司仍然可以推出數百種新的商品問市,也就是說,企業固守著核心能耐領域,並不會限制其產品線的發展。三、具有『價值性』:企業在其所自認為是核心能耐的領域,若從終端產品顧客的眼光來看,應該是很有價值的。例如,Honda公司的核心能耐—引擎技術,對汽車駕駛人來說是影響全車價值的重點。
(本文刊登於民93年5月29日的經濟日報第10版)


所謂企業核心能力:

自1990年C. K. Prahalad和Gary Hamel在Harvard Business Review 上發表“公司的核心競爭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以來,一場企業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的研究與應用熱潮就在毆美掀起。

根據此理論,每家企業會逐漸發展出各種專門領域能力,但重要的是能帶給企業長期競爭優勢的能力。Prahalad和Hamel建議三種確認企業核心能力的要素

1.核心能力提供開拓市場的機會。
2.核心能力應有助於最終的顧客利益。
3.核心能力應不易為其他企業模仿。

此外,企業核心能力是指企業強於其競爭者的特定的優勢,是它具有的其他企業不可比擬的能力。企業核心能力是一個企業與其競爭對手在市場上展開競爭的法寶和殺手?是企業獲得盈利的源泉,是一種獨特的資源。對企業現有的核心能力進行識別確定、維持提高,同時研究開發新的核心能力是企業核心能力管理的主要內容。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