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日 星期六

第三波2000年的展望(發行商與產銷分工)

終於,我們要跨過 Y2K 的危機,正式邁進公元二千年!

在這個科技至上的數位時代,人類的生活、社會將面臨何種的挑戰與變化呢?為能提供讀者一個兼具宏觀與實務的應變指標,財訊特別舉辦系列的「二千年產業展望研討會」,率先在十二月二十四日出場的是第三波資訊總經理杜紫宸與思源...

基本上,軟體是一個很複雜的產業。不過整個軟體業的核心與成敗關鍵只有一個,就是「應用」。軟體最終的價值在解決人類的問題,或在增加人類的附加價值,軟體技術雖然重要,但技術本身並不能帶來價值,所以軟體業和一般產業最大的不同,就是必須對某個領域中的應用有深入的了解。

現在大家都在談網際網路,是因為有很多年輕人的加入,而他們多半都投入技術性的開發。但最近國內外網際網路都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在應用面缺乏支撐。很多企業會有一時的創新,但這些創新到後來並不為使用者所接受。

反觀一些軟體公司,由於在某個領域經營許久,若有足夠的覺醒,轉型為網路技術導向的軟體公司,則比一個只會技術的網路更容易被市場接受。在接下來的網際網路爭戰中,最後成功的至少有六○%至七○%是原來的軟體業,因為只有他們了解「應用」的藝術而不只有懂技術!

扮演知識導航與加值服務提供者

在新時代的社會中,第三波有兩大企業定位,就是要在資訊社會中扮演主要的知識導航(Knowledge Navigator)者與軟體加值服務提供者(IT Value-addedService Provider)。

而這兩大定位必須植基於「垂直分工,水平整合」的總體產業策略,以發展成為具備附加價值之大型軟體與知識內容發行商。除不斷累積競爭優勢與關鍵要素外,還必須充分運用策略聯盟與審慎的轉投資工具,整合上下游關鍵性資源。

第三波之所以要建立軟體發行通路,主要根據以下的觀察:國內軟體市場產銷分工體系逐漸落實,發行商品牌效應開始產生影響力,尤其是在電子商務市場。其次是,大型軟體發行商與連鎖性零售商規模持續擴大,市場占有率快速集中,大者恆大效益日益明顯。第三點是,隨著經濟復甦與智財權觀念逐漸受各國政府重視,亞太軟體市場之輪廓已成型,尤其大中國地區市場之潛力無窮,值得長期深入耕耘。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B2B (企業對企業)、B2C (企業對消費者)電子商務模式之有效性,即將成為未來決戰之關鍵。

從一九九八到九九年間,台灣地區企業應用軟體市場成長近一倍。因而以企業應用為核心之主導思想逐漸形成,企業資源規畫(ERP)、電子商業(e-Business)、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客戶關係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Management)成為企業應用市場之主流,技術服務與諮詢則成為企業軟體購買的決定因素。

過去兩年,第三波積極進入國內企業軟體市場,業績成長率超過二五○%,今年預計可以達到九億元規模,正式成為國內最大之商業套裝軟體經銷商。目前已建制完成有三十位成員的技術支援與教育訓練部門,未來將再擴充至四十五人的規模。另也將積極規畫進入知識管理與電子商業應用市場,以全方位產品與技術服務,提高業務之附加價值。在產品方面,第三波也自行投資多媒體產品的研發,預計在二千年,將投入新台幣七千萬元於軟體內製外包項目,預計可產生二億六千萬元之業績與一億四千萬元的毛利。

國際化、組織集團化與作業自動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