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3日 星期三

茶飲料市場報導1

魏聖峰:國際食品股 本益比勝蘋果

2011/07/26 提供機構:先探週刊
字級設定:    
新興市場龐大的人口商機,只要能深入人口眾多的新興市場,賣漢堡的獲利表現絕對不輸其他高科技商品。這兩年國際食品大廠來自新興市場比重大幅成長,市場給予的本益比蘋果還高,看好未來的獲利成長。
文/魏聖峰
不管景氣好不好,人總是需要天天吃和喝才能維持正常功能運作,尤其是過去十幾年新興市場經濟規模大幅成長,以及龐大的人口商機,建構出新興市場的人口經濟學理論,成為近兩年國際金融市場的顯學,只要企業的品牌能打入人口眾多的新興市場,且出現穩定的獲利成長規模,在金融市場就能享有較高的本益比
根據聯合國的統計,目前全球新興國家的人口總數已經達到五七億人,其中核心的金磚五國總人口數就達到三○.八四億人,是已開發國家的三倍。光中國就有超過十四億的人口、印度有十一億人,印尼和巴西也都超過兩億人。當新興市場經濟體崛起之際,包括農產品、肉類和漁產等民生必須消費的糧食,都會隨著當地人均所得提升而上揚。尤其是各式各樣的餐廳家數大量成長,外食人口比重增加,所得提高後國際大品牌食品成為當地民眾的首選。
新興市場人口紅利
以中國為例,三年前中國爆發大規模的黑心奶粉事件,改變當地人的購買習慣,中國消費者寧願買價格昂貴的進口奶粉、麥片和咖啡食品,也不願意再買中國廉價奶粉,讓國際食品大廠雀巢與聯合利華的各式商品,深入中國各大超商與大賣場。因為中國民眾的飲食習慣已經從原來的溫飽晉升為價值導向,且深信國際大品牌的食品出廠前品管把關較嚴格,有利身體健康。
如此龐大的人口商機養肥了國際一線食品業者,麥當勞可口可樂、YUM集團、雀巢和聯合利華等國際品牌大廠,這幾年的獲利也沒有因為美國和歐元區經濟下滑,而衝擊到它們的獲利和股價,反而因為新興市場的崛起,讓他們的獲利出現另一波成長高峰,因此它們享有較高的本益比
新興市場比重拉高
蘋果公司最新公布的財報也顯示,上季蘋果公司還自中國市場的營收達到三八億美元,年增率達到六倍。看到來自中國營收成長遽增,蘋果公司可能藉由和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電訊服務商的合作,獨立開發符合中國手機通訊晶片的3G和4G系統,提高中國市場的銷售比重。中國市場對蘋果來說仍是待開發的市場,一旦蘋果提高中國市場營收比重,蘋果的業績還有大成長的空間。
就市場別觀察,旗下擁有肯德基、Pizza Hot、海茲客等品牌的YUM集團,該公司目前在中國的營收比重已經達到三八%,是所有國際食品大廠中,來自中國市場比重最高的市場,甚至比美國市場的三五%還高。由於YUM集團旗下還有墨西哥食物的TACO Bell品牌,該集團在拉丁美洲市場也占有一席之地;估計YUM集團在所有新興市場的營收比重,應該超過五成。YUM今年五月份出價四五億元港幣要買下中國餐廳連鎖店小肥羊集團,這樁併購案還在中國政府的審核中,一旦中國政府批准併購案、YUM集團在中國的營收比重將攀升到四成以上。
可口可樂是最早打入中國飲料市場的外商企業,來自新興市場的營收比重將近貢獻可口可樂營收三成。根據可口可樂最新公布的第二季財報顯示,該公司中國飲料銷售成長二一%,拉丁美洲營收成長一三%,就連非洲和中歐等地的營收也有一五%的成長表現,北美市場僅成長四%。上季可口可樂因為日本三一一大地震而小幅調降今年全年度的財務預測,或許在新興市場的營收成長力道強勁下,有機會回到原來的財測水準。
國際食品股股價創新高
全球最大咖啡連鎖店的星巴克,該公司營收比重最高市場依然是美國市場,這兩年星巴克強化新興市場的據點和營收比重,在大中華市場推出茶飲料,因為大中華市場喝咖啡的人口畢竟還比不上喝茶人口多,雖然茶飲料市場對星巴克整體獲利貢獻還不是很明顯,如能深入中國一、二線城市飲料市場,未來茶飲料事業對星巴克獲利成長就可能會凸顯出來。不管如何,星巴克能推出茶飲料,代表該公司產品真正結合在地市場的需求,這才是他們能長期在大中華市場穩定成長的重要關鍵。
麥當勞近幾年在中國的獲利比重增加,讓麥當勞的股價在近期創歷史新高,新興市場占麥當勞營收比重也接近三成,來自亞洲新興市場的獲利表現,麥當勞最近十二個月的營利率達三一.一六%,高於蘋果的二八.一九%顯示賣漢堡的獲利能力不輸其他高科技產品。
本文由先探投資周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