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iPhone 4在遲到10個月後,在全世界許多國家同步上市,這其中包含台灣,有網友戲稱這是台灣首次在iPhone系列首波上市名單中,當然要力挺。除了這個帶有搞笑意味的理由外,有什麼原因讓Apple迷硬是要白色?
白色的魔力?
簡單、乾淨、明瞭是Apple近幾年大紅後給人的印象,這也是賈伯斯希望將美學與科技結合的成果,Apple的明確定位,也成為許多設計人士喜愛的工作平台,原因是:簡潔有Power。
但是Appleㄧ路走來並沒有那麼的簡潔,這是經過許多考驗、挫敗、學習、重新定位後的成果,也可以說是近代Apple的全新形象。Apple大致上可以分成三大時期:草創期、無賈伯斯期、賈伯斯重返期。當然,這是我的歸分法,每個人對於Apple的歷史研究可能都有不同的看法。
草創期大略包含前創期、Apple I、Apple II時期、值到賈伯斯離開Apple,賈伯斯和Woz共同推出了Apple I,意外的大受好評,瞬間資產增加,讓Apple快速的成長,並且推出Apple II、Lisa等許多新商品和概念商品。成功讓賈伯斯首嘗明星光環,然而隨之而來的是IBM、微軟競爭的壓力和內部的角力。最後賈伯斯離開了Apple,而Apple也進入了黑暗時期,期間不斷的更換市場策略和總裁,但是始終找不到出路,甚至接近破產的邊緣。在無解藥情況之下,找回了當年被視為敗將的賈伯斯,接著Apple重返榮耀(榮耀或許太沈重,應該說重返應有的水準)。
從文字歷史很難體驗Apple的核心價值轉變,但是如果藉由Apple Logo或許可以更清楚的呈現:
第一張圖是Apple最原始的設計,圖中是牛頓坐在蘋果樹下的畫面,這個Logo令人理解,但卻無法令人留下深刻印象。這是草創初期的Apple,這張圖一直沿用到了1975年。1976年,彩色線條的Apple Logo出現,已經看得出現在Logo的外貌了,唯一不同的是顏色的搭配。外型簡單但是內部豐富,這或許也代表了當時Apple極度想把商品線不斷擴充,豐富公司商品線的策略,然而諷刺的是,這張圖的後半時期正是Apple最黑暗的時代。
第三張黑色Logo,在賈伯斯重返Apple後的第二年(1998)推出,到現在還可以在部份商品包裝上看到,例如iPad後方的Logo正是黑色的Apple。它成為了Apple的精神一部份,在Logo背後的故事說明了一切。賈伯斯重返Apple,首先他把許多部門、商品喊停,重新整合公司,並且明確的定位「Apple該做自己熟悉的生意」,所以大家把重心回到電腦上,簡單、整潔、明確的概念在這個時候慢慢發酵當中。
其實黑色的Logo和第四張帶有透明的Logo出現時間差不多,黑色的Logo也不完全算是正式的形式,大部份是出現在包裝、商品或需要反白的對比色上。透明的Logo則在iMac、G4 Cube上出現,原因是這些商品都採用透明性質的外殼,例如壓克力或塑膠材質。
最後一張是現在Apple商品上相當常見的Logo,不論是官網、商品、說明書、還是開機畫面,白色的Logo相當明顯也清楚。當然,有時候你不見得會想要一直看到它,如果它一直不散去,這表示你的系統卡住了。
Logo的演變部份代表著Apple文化、定位的轉變,從複雜到簡單,從雜亂到明確,這是近代Apple能夠竄紅的原因。白色和黑色是顏色學中最容易解釋的顏色,一個是反射所有的光、一個則是吸收了所有的光,他們是完全相反的物質結合方式,但是在某層意義上,他們代表的都是「簡單」。
或許從這個觀點可以解釋,黑白兩色為什麼對於許多Apple迷來說有這麼大的吸引力。你可以以想像MacBook Pro搭配彩色的Apple Logo嗎?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